服務熱線
010-57895631
發布時間:2018/1/16 13:40:00 發布人:myjkcy
螞蟻健康產業網:高峰18210630991
“榴蓮和牛奶一起吃會咖啡因中毒”“空心菜是毒中之王”“低鈉鹽就是送命鹽”“一滴血就能測癌”……這些聳人聽聞或是言之鑿鑿的結論,其實都是謠言。近日,騰訊公司聯合中山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數據傳播實驗室聯合發布了《2017謠言治理報告》,顯示全年攔截謠言超5億次,健康與養生、奇聞趣事、食品安全類的謠言文章占比最高。
在網絡閱讀碎片化、移動化的今天,謠言極易迅速擴散,并且容易精準地觸達特點人群。梳理2017年的謠言不難發現,健康與養生、奇聞趣事、食品安全類文章占比最大。其中,健康與養生類謠言文章的比重高達38.77%,是謠言重災區。
在食品安全類謠言中,塑料紫菜、榴蓮與牛奶一起吃中毒、塑料假大米占據了榜單前三位。在醫療健康類謠言中,癌癥出現的頻率最高。社會、科學及其他類謠言則緊跟社會熱點話題,發布不實內容,例如“地震云可以預測地震”“某地飛機噴農藥治白蛾,盡量少出門”等等。
面對謠言,如何識破套路?《報告》指出,謠言類文章標題往往具有四大套路,即:感嘆命令引注意、假借權威增可信、夸張表達來恐嚇、煽情路線促轉發。造謠主體往往包裝成熱心又專業的信息分享平臺形象,利用“教你”“知識”“智慧”和“爆料”等詞對自己的身份進行包裝。通過謠言賬號的名稱也能作出判斷。一般而言,謠言主題通常與其公眾號的名稱類型相契合,利用特定的關注主題如“健康”“養生”“生活”和“創業”來傳播相關行業的謠言。
面對層出不窮的網絡謠言,反謠言機制已經亮劍。騰訊公司微信安全風控中心高級總監金璇在活動現場發布了微信辟謠助手小程序的最新成果。金璇介紹稱,小程序可以顯示最新辟謠內容,提供搜索功能,并能夠顯示用戶最近瀏覽過的謠言,且提供及時提醒功能。截至2017年12月總用戶數達1970余萬,日均打開數30余萬,總共進行3700余萬次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