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化了的會議營銷:還是餡餅嗎?
發布時間:2009/4/28 11:14:00
發布人:admin
近來,向我咨詢醫藥保健品會議營銷的客戶層出不窮,由此看來,這種手段非常炙手可熱,并愈發呈現燎原火爆之勢,大有取代傳統營銷更新換代之舉。但接踵而來的現實是,會議營銷的成功率越來越低、邀約的成本越來越高,原本還覺稀奇如今見多不慣的消費者越來越不買賬,產品的推廣越來越困難。曾幾何時,帶有樣板示范效應的會議營銷做法開始不那么吃香了,過多的追隨和跟風,使得原本良好的營銷手段產生了泡沫。
作為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的首席顧問,十多年的營銷經歷,我親眼目睹了市場上許多產品要么曇花一現,要么銷聲匿跡,有的在掙扎中茍延殘喘,有的則彷徨中黯然神傷。據悉,我國3000多家保健品企業,現在只有1020家正常營業,其中70%處于虧損狀態。行業競爭的慘烈就是這么殘酷,一著不慎,全盤皆輸并不是危言聳聽。因此它需要每個涉足的企業都要有創新的理念和突破的決心,并具備與其實力相匹配的社會資源和營銷要素。但遺憾的是,許多企業不顧產品特點和真正市場需求,往往只看熱鬧不看門道,忽略了自身的核心優勢所在,在模仿、跟風中埋沒了自己,消失了聲音。君不見,格蘭仕微波爐是以價格屠夫聞名的,但追隨者又有多少能成氣候?確實,珠海天牛、大連珍奧、北京夕陽美、南京中脈等等類似在會議營銷、體驗營銷上找到了產品實現利潤最大化的舞臺,但他們是經過了多年的探索、磨合,無論是企業文化還是產品策略上都有獨到之處,而且現階段還在不斷開發新的產品拓展更多的生存空間,你呢,就因為傳統營銷手段導致了很多產品的失敗加上成本高昂、競爭激烈等不利態勢而選擇另辟蹊徑,運用會議營銷從而實現與消費互動溝通上的貼近性,道理上是非常講得通,但思想的準備充分了嗎?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于斐先生指出,一般來講,只有扎實的功底、統一的思想、有序的管理能成就會議營銷。但從另外角度來看,選擇這種單一營銷模式的企業往往做不大。不信,可以問問珠海天年的老總,十幾年下來銷售額沒有超過3個億,這還是建立在產品有微循環健康系列和離子生成水等多個產品基礎上。作為上市公司,這樣的業績在保健品中不算好。誠然,現在的事實是,保健品非常難做,如果沒有獨到的手段和求異的本能,失敗是免不了的。君不見,眾多產品的成功,恰恰是傳統營銷中的創新手法,帶來的技術優勢使然,就目前來看,那種認為傳統營銷手段一無是處的人士真的要看清形勢了。從以往的“廣告戰”、“終端戰”到如今的“會務戰”一味的跟風,追捧會議營銷卻不顧自身產品特點和客觀實際,面臨的市場風險和吃苦頭的日子不會遠了。不是嘛?近來已有不少朋友向我訴苦,會議營銷這碗飯現在真的不好吃。事實上,就產品推廣來說,只有多種模式并存兼容并蓄才能真正實現產品市場運作的利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