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養顏膠囊是在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理論的基礎上,對從“毒”論治的辯證法思想臨床應用的體現。該產品在“排毒解毒,調補治病養生”的健康新理論的指導下,將中醫“通”、“解”、“調”、“補”四種治病方法有機地融為一體,開創了中醫治病養生的新途徑。排毒養顏膠囊處方由大黃、西洋參、青陽參、小紅參、肉蓯蓉、白術、荷葉等組成。 方中以大黃、西洋參為主藥,大黃苦寒,有瀉熱通便、活血祛瘀之功效。《神農本草經》謂:大黃可“蕩滌胃腸,推陳致新,調中化食,安和五臟”。這里“蕩滌胃腸、調中化食”是說大黃能蕩滌胃腸實熱積滯,調理脾胃功能,增強吸收轉化;“推陳致新、安和五臟”是說大黃可活血祛瘀,通行十二經絡,增強機體的新陳代謝,祛腐生新,使氣血流暢,糟粕外排。方中用大黃以打通人體的各路排毒管道,并通過排毒的主管道——消化道將毒排出體外。西洋參性涼,味甘微苦,有益氣養陰之功效,具有補氣不上火的特點,臨床上凡用人參補氣而容易上火的,皆可用西洋參代替。方中以益氣養陰之西洋參與大黃配合,排補結合。一方面西洋參補益正氣,氣行則血行,幫助大黃活血祛瘀,通行十二經絡,以打通人體的排毒管道;另一方面,大黃配以益氣養陰的西洋參,則無傷正之慮,這樣大黃與西洋參配伍形成排補結合、排不致虛、補不留邪的特點。青陽參性溫,味甘微苦,是云南特有的彝族民間用藥,具有益腎強筋,健脾和胃,解毒殺蟲之功,既可助西洋參以扶助正氣,又可助大黃以排毒。小紅參微苦性寒,也是云南特有的彝族民間用藥,具有補血活血,祛風除濕,通經絡、行氣血、祛痰生新之功,輔助大黃以通達表里內外,打通全身排毒管道。白術 性味甘溫,補脾益氣,潤腸通便;肉蓯蓉性味咸溫,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延年益壽之功。方中用此二味,一補后天之本——脾;一補先天之本——腎,配合益氣之西洋參,以輔助正氣,先后天同補,以增強五臟的動力之源,使氣血旺盛,毒素得以外排。最后取荷葉以升發脾胃清陽之氣,與大黃相伍以達升清降濁、調理氣機之功,使氣機升降正常,毒素得以外排,精微得以布散全身。
【功能主治】通便排毒、健脾益腎、補血化瘀、降脂養顏,用于脾氣虛引起的便秘及痤瘡、顏面色斑、肥胖癥、高血脂、高血壓、早衰、腹脹、腹腔痛、胃炎、厭食、失眠等病的輔助治療。益氣活血,用于氣虛血瘀,熱毒內盛所致便秘、痤瘡、顏面色斑。
一日一次一粒0.5g×12粒×4小盒一大盒